给老人写传记回忆录,除了最终成为一本专业的文采斐然的传记回忆录书籍外,我们在与老人沟通及梳理他们人生经历的过程中,其实,也是难能可贵的人文关怀。
记得几年前冬日的一个早上,我跟随老师在北京碧桂园九华山庄国际养生公馆进行传记回忆录教学和现场采访时,接到了客户的电话,十分殷切地告知,要给其最敬爱的姥爷写一部回忆录,希望尽可能报答其姥爷对于她成长的无尽的爱,为此,力争在其依旧清健时为他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次日下午,我们到达了老人的家中进行采访。听闻老人讲其一生,许多事都是老人从未曾告知别人的,说到动情处,老人难免几度哽咽。老人的儿媳妇在侧称,别人甚至还以为姥爷脑萎缩,在家伺候二老多年的她一直都认为不是,现在可以确认实则只是姥爷不愿言语罢了——那些往事,若不是一步步深入的对话,终究就像春花秋叶一样凋零在被遗忘的历史的角落里。
在纷纷扬扬下起的冬雪中,我们也走访了老人那破旧低矮的百年老宅,以及他将一生最宝贵的青春奉献给的小学,拜见了他曾经的故旧好友等等,一路更是感触良多。

经过深入的访谈,老人埋藏在心底近七十载少年时期的创伤也慢慢浮现出来。采访临结束,老人多次表示感谢,“短短这几天你们让我对一些事情的看法改变了,现在我觉得自己很幸福。感谢你们。”后来听其老伴说,就在那天和我们说出了心底那些不曾提起的往事的晚上,老人放声大哭了半宿。而老人的心结随着对创伤的解构,也为之慢慢释怀。
这部回忆录的创作,给我们整个团队莫大的鼓舞,再次深刻意识到自己正在从事的这份事业是非常有意义有价值的。当然,如何读懂传主使其能敞开心扉?如何写出一部优秀的传记回忆录?这所需的功夫绝不浅。

一部优秀的传记回忆录,不只是把传主所经历事情简单记录下来,而是通过其深度挖掘传主的价值观和精神追求。因为大多时候,人经历的很多事情其实是由更深层次的精神追求导致的表象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