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近一个月来忙于为老者写回忆录,遂疏于更新。今日谈一个问题,就是《冰心传》序言中,冰心为何会对传记作家提出“真”的要求?而这个要求,传记作家是否能完全兑现呢?

札记十二-《冰心传》赏析:冰心为何要求传记作家写一个“真”的冰心插图

图片来源于网络

先看传记作家关于此事的理解:

时间:1984年6月11日上午。

地点:北京西郊一座高等学校宿舍大院内的高知楼。一间清洁、明亮的书房里。

一位慈祥的老者坐在我的对面。——她的那张很有特点的面庞,能给任何初识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八十四岁的高龄了,肤色依然白里透红,除去又高又阔的额头上刻着几条明显的皱纹外,其他地方仍然显得白皙细嫩。一双丹凤眼,眼角稍微有点下垂,但是还能射出熠熠的光彩。在这流动的光彩中,与其说是流露出睿智,不如说是流露出了更多的慈爱和宽厚。嘴巴的线条很柔和,缓缓吐露出来的语言,是聪慧的,谦逊而又严谨的,听起来非常入耳,带着有德、有望、有智的东方老人特有的那种令人倾倒的修养。当我向她请教:对于为她立传,可有什么意见时,她沉思片刻,慢慢地说出了这样的一句话:“真。我希望写得能够象我。”

这句话说得真好。

这句话象一道潺潺的清泉,顿时流到了我的心里,使我感到滋润和熨贴。

“真”,是冰心坚持了一生的文学观。她在年轻的时候,就提出过自己的文学理想“只是一个字‘真’”,“能表现自己的文学,就是‘真’的文学”的主张。她在自己的小说《遗书》里,也曾借着作品中的人物宛因之口,抒发过她本人对于写作“真”的文学的见解。她在长达六十多年的文学创作活动里,都在沿着她为自己规定的这一“真”和“善”、”美”的文学理想而前进。正是她的文学主张和实践,使她赢得了一代接一代的读者群,和文学晚辈们的喜爱与敬仰。

我本来的意愿也是想努力写出一个真实的冰心来。我想通过冰心的全部创作活动,勾勒出她毕生对于文学艺术的追求,勾勒出她在五四运动以后的文学创作史上做出过什么贡献,勾勒出她在自己的文学作品里写下了什么欢乐和痛苦、向往和追求,提出了哪些人生的课题,她想告诉读者哪些内心的秘密!我想在对冰心文学创作活动的介绍中,请广大的青年读者朋友们更加了解她,与她成为精神上的知心朋友。

我深深地相信:只有“真”,才具有顽强的生命力,而虚假和伪善,不管用什么样的花言巧语包装,总要凋谢和枯萎,而最终总会被人们所抛弃。

歌德曾经把描写自己的传记称为《诗与真》。这个题目是意味无穷的。善的和美的文学艺术创作,就是一首真实的诗歌。一位追求真善美的文学家和艺术家的一生,也是一首真实的诗歌。基于这样的认识,我愿对冰心老人的“真”字,以及一切坚信“真”字的文学家和艺术家们,深深地顶礼。

在这段传记作家记录的对话里,冰心的要求其实非常明确,写其传记必须对于传记本身的纪实性特征的遵从——也就是必须按照传记文体的本质要求走:客观描述与评价。

当然,传记作家从冰心的一个“真”字要求,衍生到对于冰心整个文学创作理念和创作生涯的联想,也是他自己的见解,只是必须明白,文学和传记是有差异的,文学的“真”和传记的“真”是两种概念。文学的真,可以经验是真的,但是事件却可以是虚构的,但传记不行,事件和经验必须是真的,不能虚构掺假。

为此,冰心为何明确说出“真。我希望写得能够象我”,是她很清晰知道文学和传记这两者之间的区别,传记有历史的记忆功能,对人对事,不能虚构,有一说一。

此外,知识分子的心路历程,往往伴随他们的知识与视野而变化,能够深刻理解冰心,却是需要深厚的中西文化积淀。

实质上,在这本《冰心传》里,也只能概貌的写出冰心的一生,而其人生的复杂性和丰富的文学生涯,尚有太多值得书写却遗漏的地方。

但这本传记的作者也在尽力走向多维度的冰心,十分刻苦而认真地表达他所认知的“真”的冰心。

在这本《冰心传》里,我要向你们讲述一位长寿的女作家的故事。你们之中的绝大多数人,大概在童年时代就知道了她的名字,读过她的那些文笔清新秀丽的优美散文,也许有人还与她本人见过面。为这样一位你们熟知的女作家写传记,是不太容易的,这就象为你们熟悉的人物画像,比为你们不认识的人物画像更难一样。所以,当两年前,北京出版社文艺编辑室的负责人,让我为他们撰写《冰心传》时,我曾经颇感犹豫。因为我虽然从带红领巾的时候起,就读过她的散文、小说和诗,并在作大学生的时候,在许多群众场合里见到过她,非常喜欢她的作品,但是,在这位既是一代才女的女作家,又是学贯中西的女学者面前,我觉得自己太幼稚了。另外,我还觉得自己的气质与这位老前辈的气质相距较远,因此,在这个课题面前,担心把握不准,曾经踌躇不前。然而,随着对她生平、作品的逐渐熟悉和了解,我对她的为人也就愈来愈敬重。特别是她的那句“真。我希望写得能够象我”这样朴实无华的话,竟然出自一位闻名中外的女作家之口,又使我对她的抽象的敬意,升华成为亲切的景仰。

我愿意把我所理解的冰心,写成一个活生生的人物形象。不是现在你们见到的这位慈祥的老妇人,而是她所走过的道路——一个聪颖过人、喜欢幻想的小姑娘,一个才思敏捷、温文尔雅的女大学生,一个虽然声名显赫但却仍然温柔含蓄的中年妇女,直到一位儿孙满堂的幸福的老祖母。她是时代的宠儿,也是中国知识女性中很有福气的一个。时代为她提供了美好的背景,她本人的聪明才智也为自己铺设好了成功的道路。

人,是一个多么值得研究的课题。几乎每一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爱好、禀赋、气质、情操和性格。有的人战胜了生活,战胜了自己,替自己插上了翅膀,在美好的境界里翱翔;有的人却无法做到这一点,他为生活的阴影所腐蚀,为自己内心的阴影所腐蚀。为什么会这样呢?怎样才能够使自己消除掉腐蚀,使自己升华起来呢?对于这样的问题,也许不会有人不关注的吧。

传记文学,就是研究人的,就是准备回答这些问题的。如果是一位严肃和高尚的作家,例如罗曼·罗兰,他所撰写的传记文学作品,无疑就是人生的指路标,它一直鼓舞着读者,在自己迈步的阶梯上,攀向神圣和崇高的顶峰。莎士比亚曾通过哈姆雷特的口说出过这样的话:“人是多么了不起的杰作!理性是多么高贵,力量是多么无穷!”是的,只要每一个人都具有理性,都发挥创造的力量,世界就会变得愈来愈美好。

每一位为创造美好世界做出过贡献的人物,都是值得人们敬仰,值得人们学习的。冰心是“五四”新文学道路的开拓者之一,“五四”精神——民主与科学的精神,冰心贯彻了一生。民主,就是反对专制和暴政;科学,就是反对愚昧和野蛮。只有走民主和科学的道路,中国才能实现真正的现代化。鲁迅是毕生为此而奋斗的普罗米修司式的人物。那么,冰心为中国的现代化做出了哪些贡献呢?本书就想讲述这方面一些有关的故事。

Close Menu
华信巨匠   致力于构建永恒与浪漫的人类生命历程

联系我们

覃老师 15901531459
瞿老师 18710171561

公司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信息路甲28号科实大厦02C室
创作办公基地:北京市大兴区国家新媒体产业基地天恒世界集2号楼7层

华信巨匠保留所有权。

请您添加微信垂询
覃老师
瞿老师
您的在线留言我们将尽快回复,您也可致电15901531459立即与我们取得联系。
取消